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追哟文学 >> 挽明 >> 第227章推广新作物

第227章推广新作物 2/2

史书上对于他们的记载,也许只是:某年某月,陕西大饥,百里无人烟。这么一行字而已。

在这样的时代,没人会记得他们的出生,也没人会记得他们的死亡,一如他们仿佛从未出现于这个世界一般。而这一切,仅仅只是因为,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人。

对于后世的人来说,这些普通人不过是大时代开启时的一朵浪花。他们的出生和死亡,不过只是为了证明这个时代的残酷,和衬托出那些大人物出场时的时代背景。

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微不足道,不,应该说没人会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。然而苏长青想要在乎,因为他的灵魂依然还是一个普通人,而不是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。

“如果我们想要救助更多的灾民,还有什么可取的方法么?”朱由检思索了许久,终于还是不顾黄立极的暗示,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思。

崇祯登基一年以来的执政表现,作为接受天启帝遗命,辅佐崇祯的顾命大臣,黄立极一直都是大为赞赏的。

他认为,崇祯虽然没有其兄长的聪明睿智,但是对于世情人心的了解却犹有过之。

而崇祯对于解决问题的天马行空般的想法,常常出人意料,令那些已经习惯于按照僵化的程序行事的朝臣们,往往心存畏惧。

作为大明的皇帝,崇祯的表现简直可以称的上是出色,唯一让黄立极感到担忧的是,这位皇帝陛下喜欢亲近小人,多过于喜欢君子。

在黄立极这样的儒家士大夫眼中,君子和小人,不仅仅是指道德上的,也泛指读书人同不识文字的市井百姓。

如果不是他们这些士大夫同东林党人之间,已经斗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,黄立极的内心其实并不赞成,崇祯推动的公共教育事业,和提高工匠、商人地位的政策。

黄立极同几位同僚交换了下眼神,还没想好怎么劝说崇祯时,徐光启突然开口说道:“臣以为,可以考虑推广玉米和土豆的种植范围,此外在北方推广麦棉轮作制度…”

虽然徐光启是吏部尚书,但是他平日里对于皇家科学院、农业研究所及燕京大学的教育,却更为关心。

京畿出现旱情之后,顺天府便试图让京郊农民补种一些救荒粮食,以减少食物短缺的问题。

农业研究所选中了玉米、红薯和土豆这三种,在大明北方还没有流行的海外作物。

七、八月份补种的作物,到了九月底长势却非常良好,农业研究所的人员认为,这三种作物普遍耐旱、耐贫瘠,且都不需要占用良田,作为主食口感也不错。

其中玉米的种植要求最低,而红薯和土豆则各有要求,红薯不耐寒,而土豆不耐高温。也就是说,红薯更适应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、丘陵地带,而土豆则更适合于山区。

陕西除了关中平原这一小块区域,陕北、宁夏、甘肃都属于山势连绵的高原地区。如此看起来,土豆和玉米倒是更适合于西北地区的种植。

连年的气候反常,使得北方地区的气温总是提前降温,这对于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,但是土豆和玉米的生长时间要短于小麦的一半左右,因此受气温的影响较小。

因此如果能够在这些地区推广土豆和玉米种植,不仅能够避开气温反常对小麦种植的影响,还能够在一些原本不适宜种植的荒山进行开荒。

至于麦棉轮作制什么的,众人就没怎么放在心上了,这种过于专业化的知识,在座的几人都没什么耐心了解。

朱由检听完了徐光启的意见之后,顿时点了点头说道:“其实朕也从农业研究所那里得到了一些情报。

不过朕原本想要多做些实验和比较再做推广,既然徐先生认为西北地区的环境适合推广这两种作物,那么就趁着这个机会以朝廷的名义进行推广这两种作物吧。”

郭允厚心里有些苦笑,作为户部尚书,在内阁中他的本管才是农业,不过作为次辅的徐光启,他想要谈论关于农业的问题,除了首辅也没人能拦的住他。

待到郭允厚答应了一声,会把推广玉米、土豆的种植,在北方合适区域推行两年三熟制,在南方合适地区推行一年两熟制等农业政策,综合写一个条成送上来后,崇祯才终于放下了这个话题。

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:(www.zhuiyo.com)挽明追哟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挽明最新章节 - 挽明全文阅读 - 挽明txt下载 - 富春山居的全部小说 - 挽明 追哟文学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蛊真人斗破苍穹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诡秘之主直播之摸金校尉轮回乐园星汉灿烂,幸甚至哉完美世界青葫剑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