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追哟文学 >> 舛宋 >> 第51章 强军之道

第51章 强军之道 2/2

看着余筠如虽说的羞涩却条例清晰,余玠顿时就感到灵光一闪!不禁一拍大腿说了句:

“对啊!还是筠儿心思灵巧,这样既不招人眼目,也能解决问题!竟比为父的考虑周全多了!”

宋朝重文轻武,做官更是要进中枢才能有前途,这不就是寻常人的心思吗?

这一箭双雕打的精妙,不但解决了她爹的难题,还满足了自己的小心思。

余筠如对宁远青眼有加,他爹当然是心知肚明。本来呢也是不太乐这俩人的关系,可这次宁远破天荒的搞来这么多战马,却又动摇了余玠的立场。

特别是她闺女提议把宁远弄回到身边做近臣....。如此的惊世之才,未来的前途当真是不可限量啊!

“看来我要亲自见宁远一面,好好商议一下后面的事情了。”

听见父亲表了态,余筠如一脸的欢天喜地,父女俩总算是有了一致的看法。

只是他们却忽略了宁远的打算。

........

此时这位官人正忙着折腾练兵的事情,哪里有什么心思去重庆帅府上班?

自打回来之后,也没得着几天的闲功夫,曹文宏便带着新编的一千士兵,走水路返回隆庆府,随船一起运来的还有六千石的加派军粮。

看着左右的人马也都齐备了,宁远干脆就以训练的名义,将这些人悉数开出城外,就在山下建了营寨落了脚。

每日里就是一件事,强化骑射训练。由于隆庆府的人口流失严重,所以到处都是荒地,正好就成了骑兵训练的理想场所。

每日早晚都由他亲自组织训练,为此还特别建造了一处骑术校场,里面的路线崎岖复杂。很多地方不是涉水就是上坡下坎的,要想快马通过非得有精湛的骑术不可。

为了最大程度的强化训练效果,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校考,以一都人马(一百骑)为一个轮次,以最先跑完全程的为优胜,而后再以各部优胜者互比,选出当月的头魁。

所有优胜者不但奖以钱粮,每月的头魁还可获赠迁资。如此一来各部兵马还不玩命的练习?

至于对骑射战术的强化,他更是别具一格的发明了新方法。

这首当其冲的,就是对风力因素的考量,为此他还特意测试了顺风放箭,及逆风放箭之间的射程差距。

其次就是冲锋放箭和静止放箭之间的射程差异,最后则是模拟了两队骑兵,一队用回马箭的战术,边逃边射。另外一队则用冲锋放箭进行追击。

最后得出的结论惊人,首先顺风放箭的射程竟然比逆风放箭,多出了三十到五十步之远(看风力大小),其次冲锋放箭时,因为战马冲刺可以赋予箭矢一定的初始动能,所以在射程上,又要比静止放箭多出三十步远。

另外在使用回马箭攻击时,由于箭矢飞行存在时间差,在这个过程中,追逐的一方不断的靠拢来袭箭雨,而逃跑的一方则是不断的远离来袭箭雨。

因此逃跑的一方可以获得将近一百步的射程优势,如果在顺风位这个优势将扩大到一百五十步。

所以如果是骑兵对步兵,只要掌握得当,顺风放箭,骑弓完全可以盖过步弓的射程。

而遇上骑兵,更是要采用回马箭的战术,诱使对方来追,只要抢占有利风向,那么绝对就是吊打的局面。

这对敌之时,一切都要点就是抢占顺风位!

故此,他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开了一个统一思想的会议。目标非常简单,定下骑兵作战的战术原则。

首先以弓骑兵为主要作战力量,作用是牵制和不断消耗敌方主战部队。

重装冲击骑兵为辅助力量,在接战时位于弓骑兵之后,止在敌军阵型混乱,士气低迷时发动突袭,以打垮敌军之士气与斗志为作战目标。

以上为统一不同兵种之间的分工与配合。当然对这一部分的认识,大家到没有什么话说,自然是听他的安排。

接下去就是战术单位的构成,弓骑兵与冲击骑兵不再采用以前的混编方式,而是以都(一百骑为一都)为单位统一兵种。

遇敌时必须抢占顺风位,无顺风位则不战。遇骑兵以诱敌来追为上,只以回马箭战术攻敌。

若兵力不占上风,敌不追则不战。冲击骑兵无令不得主动寻战,这便是不战的原则。

说到这里时,其实众人已经有些头晕,毕竟这战术原则是他们完全没听说过的概念,以前学的大多是排兵布阵,还有操演的规矩,宁远给他们编出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,刚开始也只是听听。

至于战术原则,宁远制定的更加精细,包括设计了专门测风向的旗帜,进攻时的列队规则。

并将每一都的弓骑分为左右队正,要求进攻时放了箭就左右分列,回旋迂回,始终与被攻击者保持安全距离等等。

并且写了手册发给所有将官,随时抽查。

当然这些工作的也只是铺垫,如何训练考校才是关键。

为此他设计出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考校方法,在一块开阔平整的的地方,立一个标旗。并按照五十步为半径画一个内圈,再以四百步为半径,用寖泡过红色染料的麻绳拉一个外圈。(正常骑弓的射程是三百步)

只有队正以上的将官参与考校(因为这些人负责指挥),每人箭矢上都写着名字。然后各自测量风向,掌握冲锋的速度与放箭的时机,最后以箭矢落点与标旗之间的距离定甲乙。

箭矢落在内圈以外,或是战马碰到外圈的绳索者(看马身上有没有染色)为落榜。

这个考校的方式真的是犀利,因为标旗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距离超过了弓矢的射程,如果不能掌握好风向与冲击速度,根本没办法将箭射入内圈。

这一战术特点,其实宁远在绵谷夺马之战中已经反复验证不爽了。他之所以可以在四五百步开外发动攻击,除了臂力的关系之外,也有他自己对冲击的速度和对风向的把握。

非如此就算把弓拉断,也不一定可以射出五百步,毕竟材料也是有储能极限的。

所以这内外的因素,都是缺一不可,这也是宁远要走出的第一步。建立起一支可以精细化分工合作,又足够灵活自主的军队。

团队的力量永远大过个人,没有一支一流的部队,他在怎么厉害,也翻不过这个局面来。

实在抱歉,今天这章的写作难度超过了预计,又反复修改了两遍,本来说两更的,看来只能一跟了,没办法我只能把这一章写的丰富一些,算一个大章节。

小的明天一定更加努力,早日进入固定两更的节奏,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我的大官人们!你们的支持就是小写好每一章的动力。

再次拜谢

喜欢舛宋请大家收藏:(www.zhuiyo.com)舛宋追哟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舛宋最新章节 - 舛宋全文阅读 - 舛宋txt下载 - 云霄中的羽毛的全部小说 - 舛宋 追哟文学

猜你喜欢: 凡人修仙传蛊真人斗破苍穹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诡秘之主直播之摸金校尉轮回乐园星汉灿烂,幸甚至哉完美世界青葫剑仙